炒股按天配资过程_股票杠杆正规平台_炒股杠杆配资开户
炒股按天配资过程_股票杠杆正规平台_炒股杠杆配资开户
你的位置:炒股按天配资过程_股票杠杆正规平台_炒股杠杆配资开户 > 炒股杠杆配资开户 > 终极遏制:空前强大的苏联是怎样倒在美国粮食圈套上的

终极遏制:空前强大的苏联是怎样倒在美国粮食圈套上的

发布日期:2024-02-14 11:40    点击次数:83

摧毁一个如日中天的超级大国,需要多久?

苏联人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如果用武器,可能永远无法征服;

但是如果用粮食,只需要二十年!

1970年代,苏联进入全盛,美国被迫全线收缩;

1991年底,苏联轰然崩塌,美国完成战略收割。

衰朽如晚清、奥斯曼等老大帝国,从回光返照到崩塌尚且经过漫长的过程,为什么顶峰时期的苏联,转折会如此仓促?

答案是,它在最不该出问题的地方——粮食上,出了致命问题,最终被作为对手的美国死死抓住这个软肋,彻底翻盘。

它对我们全面研究美国的遏制战略和行为模式,具有深刻的取鉴意义。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围绕粮食问题反复发起四轮冲锋,最终凭借里根的逆向冲击战术毕其功于一役,在极短时间内粉碎性瓦解苏联的社会基础和人民信心,彻底完成对苏联的战略收割。

核武器和军队无法压垮的超级大国,最终就这样,倒在最不起眼的一粒粒粮食上。

为什么我们自1982年之后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要聚焦三农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障95%以上粮食自给率?

为什么我们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为什么主粮关税最高可达180%?

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苏联在粮食绞杀战之下的分崩离析中寻找到答案。

1

“莫斯科没有面包了”

没有人想到,苏联会在1991年轰然倒塌。

正如莫斯科的市民没想到,堂堂苏联首都的粮食供应,竟然会中断一样。

这年盛夏的一天,人们惊恐地发现国营商店的食品货架,竟然彻底空了。

因为这十年来,吃不饱的问题本就已经如影随形,伴随这个超级大国的人民。

在这种情况下,由高层在权威媒体正面承认粮食问题,说明情况已经恶化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时任苏共中央委员、总书记助理的切尔尼亚耶夫,在开车跑遍首都的大小商店后,震惊地向总书记兼总统戈尔巴乔夫汇报:

莫斯科已经没有面包了。

还沉浸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喜悦之中的戈尔巴乔夫顿时傻眼。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一年,苏联的粮食主产区,遭遇极为严重的干旱袭击:

以乌拉尔地区为中心,干燥炽热的气旋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席卷西西伯利亚、北哈萨克斯坦,然后突破伏尔加河防线,重创中部黑土带和乌克兰南部。

热风吸走了土壤表面所有水份,只用一周,就把肥沃的良田变成龟裂的砂土块。

春播作物的大部分颗粒无收。

苏联粮食的灾难性减产已成定局。

农业部作出的估计,是全年粮食产量不会超过1.9亿吨,比上一年的2.37亿吨减产约20%,进口粮食要增加到5000万吨的惊人水平!

五分之一靠进口!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进口的话,苏联人民每两天就得少吃一顿饭!

而进口就需要资金,但此时的苏联,已经负债近千亿美元,国库黄金经过连年抛售购粮已经枯竭,财政赤字更是高达3000亿卢布。

美国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布局,终于在此刻落下最后一颗子:

全面限制发达国家对苏贷款。

图穷匕见,一剑封喉!

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就这样陷入没有粮食,也没有钱买粮食的绝境。

弹尽粮绝。

三个月后,在饥饿中全面崩溃的苏联人民,选择了解散这个历史上硬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粮食问题,就这样直接摧毁了人民对苏联的信心,成为压垮苏联的最后一块天花板。

尽管在九个月前,76.4%的人还在是否保留苏联的公投中,坚定地选择了:是。

那么,苏联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境地的呢?

2

粮食战争前苏美双方情况

粮食的问题,从苏联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这个国家。

我们把开战之前,分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三个时期来讲。

从建国之后有统计数据的1920年算起,在列宁-斯大林时期,苏联粮食及肉类产量,除了1940年有过一个短暂高峰,其他大部分时间都低于十月革命前最高的1913年,略高于革命前的平均水平。

以平均每年7000万吨计算,人均约700斤。

为了更直观,可以理解为我们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就是吃不饱,但也不算饿,偶尔桌上可以看到肉。

相较于发达的重工业,苏联的粮食生产属于不可思议的落后。

这一方面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下,强推重工业化造成的农业抽血,一方面也有集体化农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等政策的问题。

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上台,他深感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这样低迷的粮食产量不足以支撑改造世界的宏愿,因此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改革运动。

具体的措施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义务交售定额直至最后完全取消、开垦生荒地、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经营自主权、推广拖拉机等机械化普及、奖励超额生产、鼓励副业等。

一开始成效还是相当显著的,毕竟顺应了客观规律。

但是很快,得意洋洋的赫鲁晓夫就开始了以运动方式推动改革的一系列暴走,生生扭断了这个良好势头。

这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他亲自推动的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时代长期主政乌克兰,1949年曾经在那里搞过一次玉米试种并取得成功,因此,他上台之后决心如法炮制,推广玉米作为全国主要作物,提升粮食产量。

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从改革前的350万公顷,直线上升到1955年约1800万公顷,但这位玉米狂魔仍意犹未尽,决心要在1960年干到2800万公顷,为此还专门成立执法部门督促各地推进玉米种植。

我查了当年的数据,当时苏联全国耕地满打满算2.05亿公顷,相当于赫鲁晓夫要把全国耕地的14%,拿出来种这种之前农民不想种的作物。

实际情况更惨,1959年赫鲁晓夫去了一趟美国之后,被北美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种植区震碎三观,回国变身为玉米狂魔2.0,进一步加大了推广力度。

在强大的行政机器推动下,到了1962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700万公顷,几乎快占到20%的比例。

赫鲁晓夫但凡想一想为什么农民之前不种玉米,后来也不至于惨到垮台。

实践证明,适合在乌克兰种植的玉米,根本不适合在其他国土大规模种植,因为苏联大部分地区高纬度、寒冷、日照时间短,而且一旦扩大到全国,还面临化肥工业薄弱、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

果然,从1961年开始,苏联连续遭遇干旱,玉米产量从1959年的顶峰直线下降,尤其是1963年,全苏联玉米播种面积中有62%颗粒无收。

建立在玉米产量基础上的全国工农业计划生产链条,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不仅燃料、饲料供应中断,连给人的粮食都出现重大缺口。

曾占据世界粮食出口总量45%的苏联,自二战之后第一次出现粮食危机。

1963年10月,苏联第一次从美国进口粮食,一口气买了400万吨小麦和面粉。

相当于这一年,苏联人民有半个月要吃美国粮食。

而且,还不得不按美国人的强势要求,用黄金和低价石油购买!

1964年,苏联更进一步沦为粮食净进口国,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以玉米运动为代表的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这样被僵化的行政体制、粗暴的工作作风和滞后的产业基础打败了。

纵观整个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粮食亩产始终徘徊在150斤以下,遇到天灾还会降到110斤,粮食增长主要靠开垦新的荒地,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随着工业化提速,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业人口要负担的统购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亩产上不去就意味着,每个农民要负担的耕种面积越来越大,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这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陷入增产不增量的恶性循环。

农业改革失败,重创了在外交、经济、政治多个领域已经焦头烂额的赫鲁晓夫。

1964年10月,在苏共政治局大势已去的赫鲁晓夫黯然下台。

这一年,中国在曲折中走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的初期阶段,加上化肥厂开始大量建设,农业生产开始进入稳步提升的阶段,为国家的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基础。

而苏联则从此启动了过山车模式,产量全凭天意和运气,这对于一个工业化国家来讲简直不可理喻。

美国政府也在头疼,不过头疼的是粮食大规模过剩,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头疼。

五十年代,美国全面完成农业机械化改造,加上育种科技和化肥的大规模应用,粮食产量开始直线上升。

以小麦和饲料为例:往年美国小麦的政府存储量为700万吨,饲料为1850万吨,但在1952-1955年间,这两项的年平均数分别达到1930万吨和2750万吨,分别是以前的2.7倍和1.4倍。

其他农产品也同样堆积如山,随便一项都可供市场一年之需,储存压力大,农业州又不同意放弃收购,怎么办?

于是,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也就是《480公法》),开始用粮食作为援助“友好国家”的外交武器;

1959年《480公法》进行修正,在这个粮食武器库中加入美元长期低息贷款,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

美国通过粮食控制世界各国命脉,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在这期间的1957年,艾森豪威尔明确禁止向苏联和中国提供援助,但到了1963年,美国的粮食堆到崩溃,肯尼迪破例同意向苏联出口粮食,过剩情况可见一斑。

这是赫鲁晓夫时期双方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看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情况。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推翻赫鲁晓夫上台,正式执掌苏联。

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思进取的领导人手上,苏联体制的种种弊病错过了最好、也是最后的整治时机,还平添了更多顽疾。

苏联的解体,这一届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

平心而论,勃列上台之后,曾经想过在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农业体制,具体来说就是:一升二大三化。

一升:提升农业为最高层优先关注问题;

二大:搞大农业和大锅饭,即全面加强公有制生产,提升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规格,同时在农庄实行工资制,提升农民收入;

三化:机械化、化肥化、良田化。

大有不把农业干上去誓不罢休的势头。

但很快,他就放弃努力了。

放弃的原因是,难度太大了:

现代产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现代化程度越高,对整体的要求就越高。

要改革农业,他就必须大力破除农业生产中的诸多弊端,这一方面要动到既得利益阶层的蛋糕,一方面也要求提升整个国家的体制、机制和产业链,推动整个社会前进,而在僵化的苏联,这需要高超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还要冒改革失败的风险。

勃列显然没有这样的智慧和意志,他决定带领苏共高层躺平,过几年舒服日子再说。

为了既不干事又不背锅,也为了对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治盟友们论功行赏,勃列进一步放纵了对高层的特权待遇,使得整个苏联政治迅速腐败化。

整个勃列时期,农业领域除了不断增加投入之外,无论是亩产、机械化、科技含量,还是配套的流通、分配体制,没有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从1970年开始,苏联开始大规模进口粮食。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战略大师尼克松和基辛格联袂登场了。

3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全世界”

上面小标题这句话,是基辛格的名言。

1969年,尼克松接手总统宝座的时候,美国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苏联扩张,越战打得一塌糊涂,国内社会严重分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打“Nixon's the One(尼克松就是那个人/天选之子)”口号的尼克松深孚众望,以302票的绝对优势轻松当选。

1969年,尼克松正式就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首先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失血严重的外部问题。

当时,美国国内新孤立主义思潮高涨,既反对战争,又反对国际义务和增加军费,怎样在顺义民意和维护霸权之间走钢丝,尼克松也是压力山大。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他找到了一个能从战略层面扭转美国被动局面的人。

这个人就是基辛格,当时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负责人。

这位将被后世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国务卿的战略大师,为美国赢得冷战擘画出清晰的蓝图:

丢掉包袱、建立战线、打好基础、外围进逼、内部瓦解。

在他的协助下,尼克松和后来的福特完成几件扭转美国颓势的重大手笔:

终结越战、全面对华缓和、整顿中东、抛弃黄金美元体系、构建全新的石油美元、建立完全服从美国的联盟体系。

这几件事,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

先让美国立于不败之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先让自己不可战胜,再去寻找对手可以被战胜的弱点。

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青年时期就熟读《孙子兵法》的基辛格,对这点自然也是感悟颇深。

作为转折关头的战略政治家,他只能两手同时抓。

很快,他就找到了苏联这个致命弱点。

学者出身、经历过二战动乱、随家人从欧洲跑到美国的基辛格,在有关苏联的浩如烟海的情报中,找到了一个常常被富足的美国人忽略的东西:

粮食!

苏联历年粮食产量的大幅波动,让基辛格敏锐捕捉到这个国家最松动的那块地基。

什么世界革命,核武器,太空竞赛,那是苏联的强项,美国不应该在这个方面试图打败苏联。

这个世界的基础,就是一粒粒粮食!

没有粮食,就没有政权。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基辛格在凯南遏制战略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苏粮食超限战的基本构想。

1969年,基辛格跟着尼克松上台,正式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同时身兼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

以粮食作为终极武器绞杀苏联的战争,开始了。

4

第一回合:“人权换粮食”

基辛格的起手式,就是制定了第一次挂钩战术:

把对苏联的粮食贸易,和苏联国内的特定人权问题相挂钩。

作为美国犹太人集团的政治精英,这个“特定”,当然就是指苏联国内的犹太人。

当时,苏联国内有大约200万犹太人,这些人面临的问题就是,政府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推动和执行反犹政策。(相关阅读:从眯眯眼到欧洲血雨腥风的背后,是谁在操控这个世界)

本来十月革命之后,列宁是很重视种族平等的,但这种思想明显没有传给负责民族事务的斯大林,所以到了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府针对犹太人的限制开始明显化。

尤其是二战之后,苏联的反犹运动愈演愈烈,1953年甚至因此中断过和以色列的外交关系。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虽然没有公开的反犹行动,但已经形成的社会风气,足以让犹太人处境日益艰难。

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宗教、文化、教育领域,再加上当时以色列开始大规模号召海外犹太人入籍,因此,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向苏联政府提出移民申请。

苏联政府当然不会白白放走这支建设生力军,因此制定了非常严苛的犹太移民政策。

尤其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年轻的以色列开始露出獠牙,使得苏联政府更加严格看管国内这个民族。

苏联犹太人的遭遇,让美国的犹太人集团坐立不安,因此基辛格开始掌握外交实权之后,马上把这个问题结合起来,开始了粮食战略的第一次尝试。

粮食战争第一回合正式开打。

1969年,尼克松公开呼吁苏联政府放松对犹太人的管制,苏联政府没有太大回应,只是小幅度调整了针对犹太人的教育税。

毕竟都是超级大国,美国还没到能插手苏联内政的时候。

但是,事情很快就出现转折。

1971-1972年,苏联粮食在勃列时期首次连续减产,苏联中央政府甚至不得不停止向加盟共和国提供谷物,国内面粉市场也出现断供。

勃列只能硬着头皮找美国购买粮食,尽管他当年还就此事攻击过赫鲁晓夫。

粮食问题就是这样,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是刚性需求。

这是自1963年短暂的交易之后,两国之间再次重启粮食贸易,尼克松颇为犹豫,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被民主党抓住把柄,在国会打“通苏牌”。

基辛格明确提出,可以卖,还要敞开来卖,但必须和犹太人问题挂钩。同时,为了争取国内金融集团的支持,基辛格又提出一个条件,必须使用美元贷款。

苏联人一想,还有这等好事,那干脆要多点。

基辛格想尽办法,最终突破了法律限制,和苏联达成7.5亿美元的三年粮食贸易协定,而且全部贷款由美国提供。

苏联的国内难题看起来迎刃而解,却不知道这是美国人为未来准备的枷锁。

他们先是派出全苏粮谷出口公司作为政府的代表,以商业的名义分别同美国的各大粮食公司进行交涉。

同时,对外严密封锁粮食短缺的信息,外交部甚至宣布:苏联将于1972年迎来近20年的最大丰收。

美国随即让情报网收集相关资料,结果被早有准备的苏联狠狠耍了一通。情报机构搜集的所有图片和信息都显示,苏联各个产粮区“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麦田”,坐实了苏联的宣传。

苏联粮食丰收而且将加大出口的消息,引发了美国各地粮商的抛售潮。苏联各路采购员以低价从美国和其他农业出口国分批买走大量粮食。

1972年,苏联一口气吞下相当于美国政府收储量三分之一的粮食,1795万吨!

这场暗度陈仓的大规模采购行动,获得了巨大成功。

1973年,还没等美国人回过神来,苏联再次故技重施,这一次动静更大:

受当年干旱影响,阿根廷、澳大利亚等长期出口小麦都停止了供应,于是苏联决定,这次重点薅美国羊毛。

这次跟它打配合的,居然是被粮商渗透了的美国农业部,历史有时就是荒谬。

在资本眼里,国家利益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应该排在自己后面。

苏联人抓住了美国这个弱点,通过美国粮商,再次赶在国际抢购热潮前超量采购。

很快,美国国内所有的小麦价格开始暴涨,肉价也上涨36%以上,民怨开始沸腾。

同时,国际粮价也上涨了50%,苏联政府乘势抛售了一部分,赚得盆满钵满。

苏联这波操作,使美国政府吃了哑巴亏,只能火冒三丈地出手应对 。

1974年10月,接替尼克松上台的福特,宣布加强管理制度 ,要求一日之内超过5万吨或一周之内超过10万吨的粮食贸易,必须事先向政府申报。

苏联马上变招,成立无数的虚假公司,从各种渠道继续和美国粮商做交易,成功绕开了这个限令。

为了进一步就犹太移民问题向苏联施压,1974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规定如果一国否认移民权或对移民征收不合理的“离境税”,那么美国政府将认定该国为 “非市场经济国家”,并拒绝向该国提供最惠国待遇及信用贷款。

没有美国贷款,就没有美国粮食。

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更为严厉的《史蒂文森修正案》,规定美国向苏联提供贷款的最高额度为三亿美元。

此时早已买满粮仓的苏联,已经不怕了,作为回应,他们反而强化了限制措施,大幅度降低了犹太移民数量。

至此,第一轮交锋以苏联获胜结束,“粮食-人权”挂钩政策失败了。

美国这次失败的原因在于,未能真正卡住苏联粮食进口的命脉。

一方面,苏联仍能从其它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和粮食市场上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和粮食,比如从西欧和日本方面获得的贷款比开打之前还有所增长,而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粮食产地,也存在巨大的粮食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仓促上阵,势必不可能如愿。

另一方面,也是相当关键的因素,石油!

这是开打之前美国没有预料到的。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了对西方的石油禁运,国际油价开始飙升。

第一次石油危机全面爆发。

到这一年底,国际油价从每桶3美元,直接涨到接近12美元。

西方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暴涨,陷入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

而苏联却在石油贸易中大赚特赚,1974年苏联的外贸顺差同比猛增六倍之多,其中主要就是石油出口。

因此基辛格构思的“贷款-粮食-人权”挂钩战术,前提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苏联掌握了完全主动,这一回合赢得理所当然。

5

第二回合:“石油换粮食”

首轮较量失败后,美国没有收手,基辛格还是紧抓粮食问题,开始了第二轮尝试。

这一回,他瞄准了苏联的石油,这样一方面能缓解油价暴涨带来的经济危机,一方面能为他向中东施压、实施中东整合战略提供助力。

一箭双雕。

这一轮的核心打法就是,以长期粮食贸易协定为诱饵,引导苏联供应廉价石油。

美国希望在签订协定的同时,苏联能够对美出口价格折扣的石油,油价要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

基辛格这个战术,是有理论依据的:

1、当时苏联的石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阿拉伯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2、从宏观上看,苏联对美国的粮食依赖不断加深,到1975年,苏联粮食进口中美国粮食的份额已经达到了85.5%。

3、1974-1975年,苏联粮食数据欠佳,又在瑞士的资本市场上开始大规模抛售黄金,这是短期内将大量购入粮食的预兆。

好,既然这样,第二回合正式开打。

1975年7月,福特总统访问苏联,当面向勃列日涅夫提出了 “粮食换石油”的可能性,勃列日涅夫表示可行,双方团队开始粮食贸易谈判。

但是,当美国人提出石油价格折扣的问题后,谈判中止了。

因为,从中东的地缘政治出发,苏联非常重视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石油危机背景下向美国出口廉价石油,相当于背叛整个阿拉伯世界,政治后果不可估量,因此苏联毫不犹豫拒绝了美国人的提议。

为了加大施压,美国在7、8两个月暂时中止了对苏粮食出口。

双方都在打心理战。

油价高涨、苏联现在有的是钱在国际上买粮食,对美国来说却是与日俱增的经济压力,这回轮到美国人紧张了。

所以基辛格决定迂回前进,先不谈价格问题,重点谈限额问题。

所谓限额,就是美国人主张协议规定粮食出口的最高限额,就是每年最多用石油换多少粮食,而苏联人不同意,反过来主张只规定最低限额,就是每年至少要卖多少粮食给我。

对苏联人来说,反正石油有的是,最高限额对我一点意义都没有。

9月,副国务卿罗宾逊率团重开谈判,同意了苏联的最低限额方案。

没办法,谁叫苏联完全掌握主动权。

让美国人更崩溃的是后面的技术细节谈判,苏联人进一步提出了石油问题不能与粮食问题挂钩,而且没有任何讨论余地。

那还谈什么啊,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

1975年10月,财大气粗的苏联开始在国际市场收购粮食,有多少要多少,完全不讲价。

苏联谈判代表直言不讳地向罗宾逊说:美国再拖下去,只会等来国际市场份额消失的结果。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粮商开始连同农业州选民掀起抗议浪潮。

在内外压力下,福特最终不得不取消了7、8月发布的贸易禁令。

随后美苏达成了为期五年的粮食贸易协定,协议不但没有谈到石油价格问题,甚至连石油都没提到。

苏联再次获得全胜。

美国这次失败,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还是没有整合同盟,第一轮交锋中,西方国家对苏粮食出口的现象再次上演;

第二,这一时期国际粮食市场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而石油则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苏联始终占据上风;

第三,在中东成为焦点的时代背景下,苏联不可能冒政治风险,配合美国。

第四,美国国内的粮食集团扮演了苏联助攻手的角色,卡吉尔、康迪南特、邦奇等大型公司根本不把国家利益放在眼里,反而在欧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等粮食产地,利用子公司的掩护,继续向苏联出售粮食以赚取利润。

最后,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形成巨大压力,相关的国会议员、游说集团、企业和农民,用金钱和选票迫使政府妥协。

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在美国政府这边,进攻惨败是必然结果。

在苏联人为胜利举杯庆祝的时候,基辛格没有就此放弃,他详细总结了这次的经验教训,作为未来再次交锋的参考资料。

他重点指出了“人和”的问题,告诫后来人,一定要先整合好阵营,再发动进攻。

美国的战略韧性,在这里开始充分体现出来。

6

第三回合:“阿富汗换粮食”

石油价格的暴涨,和国内大油田的接连发现,使苏联进入了狂欢时代。

随着政府收入大幅提升,苏联人民的福利和生活水平也节节提高,原本尖锐的国内矛盾被暂时化解,也掩盖了苏联严重的体制问题,整个国家失去了改革和进步的动力。

没有人去关心一个问题:

在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固定资产等几个重要领域,苏联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完成计划指标,而且粮食产量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第十个五年计划(1975-1980年)期间,苏联工业产值每年平均低于计划值9.5%,农业产值每年平均低6%。

更要命的是,各个领域的增长速度正在全速下滑。

工业产值增长率从九五期间的7.4%下滑到4.4%,农业从2.5%下滑到1.8%,几乎陷入停滞。

丰厚的石油利润,似乎成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使得苏联从上到下都觉得这些不足,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当时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就不止一次向西西伯利亚油田的负责人穆拉夫连科提出增产要求,名言是:“面包出现问题,请增加300万吨计划外石油”。

世界上所有事物,背后都标好了价格,苏联的这个教训,我们要永远记住。

而伴随着辉煌假象,苏联在国际上也四处出击,最终冲昏头脑的勃列,做出一项致命的扩张决策:

入侵阿富汗,接壤印度洋!

从此,苏联军事上陷入帝国坟场的沼泽,经济上逐渐大量失血,政治上也成为众矢之的,国家开始由盛转衰。

苏联的国际形象的崩塌,这就给美国解决“人和”问题、发动第三次粮食冲锋,提供了等了五年的绝佳道义武器。

于是,粮食战争第三回合开打。

1980年1月,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二周,卡特总统宣布取消1700万吨的对苏粮食出口合同,这占到了当年苏联粮食进口计划的47%。

这个计划如果成功,苏联人民相当于会有一个月没有粮食吃。

为了保证这次制裁的效果,美国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仅亲自实施禁运,还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主要盟友,一起实施对苏联的禁运。

但是,这些盟国承诺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不同意完全禁运。

最终美国和它们达成妥协,让这些国家保证对苏粮食出口不会超过 “正常和传统”的水平。

美国之所以同意这点,是因为只要这些国家不趁机加量,苏联就无法弥补1700万吨的粮食缺口,最终只能向美国低头。

美国的决策层认为,这次较量美国将以名利双收的胜利收场。

没想到,卡特不但没有看到胜利,还输掉了总统选举。

原因还是出在“人和”上:

美国只拉拢了西方农业出口国家加入禁运,没有考虑到阿根廷等第三阵营的对手,因此这些国家趁机大发横财,甚至还带动了西班牙这些原本不做对苏粮食出口的国家加入这场盛宴,而苏联极强的支付能力,也使得越来越多加入禁运阵营的西方国家三心二意,纷纷采取各种方法曲线卖粮食。

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这个尿性,在利益和道义面前做选择从不含糊。

国际市场的水涨船高,和国内因为无法出口而不断下跌的粮食价格,让美国国内的粮食公司心态开始失衡,加上陷入竞选僵局的卡特迟迟不能兑现当初答应这些公司的保护国内农业不受影响的承诺,于是在禁运开始三个月以后,控制着美国85%以上出口份额的五大粮食公司,宣布不再支持卡特的禁运。

和上一轮一样,这些公司利用海外子公司继续与苏联进行粮食贸易,使美国政府的监督鞭长莫及。

除此之外,他们还做得更绝:以商业机密和法律为由,为苏联严格保密!这使得美国政府不再像之前一样充分了解苏联粮食进口的动态,也无法确保粮食最终不会流向苏联。

内外双重夹击下,禁运的效果大打折扣。

1981年,在竞选中击败卡特的里根上台,于当年四月份宣布取消对苏联的粮食禁运政策。

美苏第三次交锋,再次以苏联获胜收场。

这也是苏联最后一次胜利,因为里根宣布取消禁运的原因,在于他明白这种打法漏洞百出,事倍功半。

他已经找到了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7

终局之战

经历了三次较量之后,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总结出规律:

在具有高度市场化的国际粮食市场,任何从美国出发的挂钩或者制裁方式,都很难杜绝竞争,而自由经济又使得美国政府无法做到令行禁止。

因此,要实现瓦解苏联的粮食战略目标,必须直接针对苏联的要害发动进攻,这就是:

削弱苏联的购买能力!

只要苏联政府手中没有钱了,一切国内问题都会随之爆发,尤其是粮食问题。

所以里根一上台,马上宣布提高军费预算,迫使苏联进入军备竞赛,同时开始筹备打击油价的战术。

这个战术涉及范围非常大,能不能成功,里根心里也没有底,他决定等待最佳时机。

他在等一个还没有对美国有过胜利经验的人来执掌苏联,这样当美国有大动作的时候,才能确保苏联的反应最温和。

他是根据中情局对苏联领导层即将更替的判断,而做等待的,实践证明这个判断无比准确:

1982年11月,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逝世,安德罗波夫继任;

1984年2月,安德罗波夫逝世,契尔年科继任;

1985年3月,契尔年科逝世。

两年半时间内,苏共连续三任领导人逝世,苏联的国家形象和政治稳定遭受严重打击!

死怕了的苏共政治局,决定找一个年轻一点的来挑这个担子。

1985年3月,55岁的戈尔巴乔夫上台。

戈尔巴乔夫是一个美国完全可以拿捏得住的理想主义者,里根决心放手开干!

8月,里根正式推出全新战术:逆向石油冲击。

首先,他利用欧佩克内部矛盾,迫使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猛烈提高产量,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秋末更达到900万桶/日。

其次,宣布放宽石油开采政策,全力开发北海和阿拉斯加石油开采,开放市场、减少国内石油战略储备,多管齐下打压油价。

到了11月,国际石油价格开始暴跌,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从每桶三十美元跌至每桶十二美元。

半年内,美国兵不血刃就让苏联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还不得不忍受油价每下跌1美元,财政收入就损失5-10亿美元的被动处境。

除此之外,苏联还损失了军火这个第二大出口商品的市场:由于石油价格的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许多军购订单无法履约。1986年,仅这一项苏联又失去了20亿美元收入。

这对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迎头就来了个沉重打击。

此时的苏联,只能通过加大产量来应对。

但是,占全国产量一半的西西伯利亚油田,1984年产量已经超过3亿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挖潜空间。

1985年,在粮食压力下,苏联石油生产达到顶峰的8.5亿吨,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从这一年开始,苏联的经济开始崩塌。

1981-1985年,苏联平均每年的预算赤字约180亿卢布,而1986-1989年猛增到670亿卢布。

1960-1987年,苏联平均每年发行的新货币量为22亿卢布,而1988年暴涨到 120亿卢布,1989年为180亿卢布,1990年为270亿卢布。

雪上加霜的是,在美国操纵下,国际粮食价格快速上涨。

以小麦为例,1987年每吨按2000年美元平均币值换算的话是133美元,1988年涨到176美元,上涨32%,1989年更增加到207美元。

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掏空了苏联的国库,1987-1988年,苏联进口粮食的开支从27亿美元增加到41亿美元。

国库空虚,再也没钱买粮食,而粮食短缺,又导致物价飞涨和劳动生产率下降。

每天,苏联人要花四个小时排队,才能买到食物。

黑市价格几年时间里,涨了30倍。

随之而来的,就是以前隐藏的问题比如供应系统的腐败横行。

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苏联不得不向西方求援。

这回可不是购买,而是乞求。

美国当然可以援助,条件就是苏联必须全面按照美国要求,改革外交和内政:

外交方面,必须从阿富汗撤军、切断对亲苏政权的一切援助,停止对古巴进行援助,放松对东欧各国管控等;

内政方面,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国家思想,放宽媒体,实行多党制和西式选举,取消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温和对待加盟国的独立要求等。

粮食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戈尔巴乔夫只能照办。

自此,苏联的思想、政治、经济全面失控,到1991年,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最终,苏联在混乱中走向解体,全体人民成为西方资本祭坛上任人宰割的牺牲品,六十九年的辉煌和成就,也随之灰飞烟灭。

8

结语

美苏这场粮食战,最终以美国大获全胜而告终。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苏联确实曾经长期掌握主动权,而美国却连遭败绩。

但是,从战略上来看,苏联因为一次又一次的 “胜利”,也一次次失去了革新和自救的机会,美国则在失误的探索中,不断提升,最终双方攻守易位,一战定胜负。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美国这个国家的战略韧性、判断力、进攻力,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必须树立长期竞争、艰苦奋斗的观念。

以我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一、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必须掌握自己手上。

二、对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来说,生命力都来自不断自我革新、提升,只有以日日新的精神应对更高挑战,才能永葆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

这两点,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诸君,我们与国共勉!

发布于:天津市